纯电动巴士再出口日本:中国方案正成为“世界方案”

纯电动巴士再出口日本:中国方案正成为“世界方案”

详情

  12月1日,太平洋的海风夹着雨滴,日本冲绳那霸港口,冲绳神社的神职人员虔诚地进行祈福仪式,穿过他们望去,10台比亚迪纯电动大巴K9一字排开。

  当这些大巴在冲绳亮相时,2015年比亚迪交付的5台大巴已经在京都的土地上跑了33万千米。

  如果说第一次在汽车工业强国日本卖出自家的大巴时,比亚迪是备受质疑诚惶诚恐,那此番迎来日本“回头客”,某一些程度而言,代表中国制造出海的比亚迪已然证明自己。

  冲绳交付当天日本多家媒体到场,意欲弄清比亚迪这个中国品牌究竟有何“神通”,能打入汽车第一梯队所在的国度。

  日本经济新闻网文章称,中国领先的电动汽车制造商比亚迪正积极地推动日本电动巴士的普及。其评价K9追求易用性,具有零排放,低噪音,高性能等特点,此次登陆冲绳将为比亚迪继2015年2月为京都提供日本首辆电动客车之后,又添一笔实绩。

  这些论述不禁让人联想,11月24日日本《读卖新闻》刊登的经济编辑部主任小川直树题为《中国的电动汽车强国雄心》一文。

  该文章称,中国正加快争夺电动汽车(EV)领域的主导权。在世界电动汽车开发竞争加快的背景下,中国政府规定汽车制造商当地生产电动汽车的比例,推动先进的技术和工厂的集结,目标是使中国变成全球一流水平的电动汽车强国。

  而在更早前日本《朝日新闻》10月30日的报道中,三菱汽车公司首席执行官益子修更是直呼:“中国的电动汽车是劲敌!”

  日本主流媒体,经历了从瞧不上中国汽车,到如今有关“中国电动汽车”崛起的论调占据主导地位的过程。作为首个且唯一进入日本的中国汽车品牌,比亚迪在日本为中国制造“代言”。

  遥想2004年,比亚迪还站在东京法院的被告席上与索尼公司对簿公堂,这场事关电池技术的诉讼传得沸沸扬扬。此事以比亚迪获胜告终之时,正是日本汽车工业正视中国新能源汽车之始。

  随之而来,比亚迪收购了世界最大汽车模具公司在日的一家大型工厂,这是中国汽车企业第一次在有“工业之母”的模具领域布局,引起日本汽车工业高度警觉。

  2015年,比亚迪代表中国国内电动大巴的顶配水平向京都首次提供5台纯电动大巴,彼时的日本媒体还在观望,部分日本网民的态度则反映出汽车强国的“傲慢”。

  对“中国制造”的长期不信任,让部分网上的朋友表示:“还不知道一年后是啥样儿,估计跑着跑着就散架了。”“总感觉这车的事故处理费用和乘客赔偿费用会很高!”……

  这种“挖苦”此后即被日本媒体自己驳回了。根据日本杂志《BUSRAMA》2016年的报道,运行一年的比亚迪大巴不仅运行给力,且受到司机、乘客、运营者的一致好评。

  不仅如此,比亚迪还惊喜发现,许多做事严谨的日本汽车制造商、客车营运者、地方政府还“悄悄”去到京都“蹭车”,在K9上体验了一把。

  多年以来,中国汽车的出口市场一直远离欧美日等经济发达地区。这些地区的汽车巨头树大根深,当地产品法规和标准又极为严苛,对汽车的品质、安全、排放、服务等方面的高要求让别的地方的汽车厂商望而却步。

  在上述地区,对中国产品的“傲慢与偏见”长期存在。英国《每日电讯报》的观点就颇具代表性:“中国素以生产廉价、耗油的汽车著称。”“中国每年出口大约100万辆汽车,基本上销往新兴市场。大多数产品无法通过进入欧洲市场所需要的安全测试。”……

  但当新能源时代到来时,以比亚迪为代表的中国制造商发现了巨头里的“缝隙”。以公共交通为突破口,比亚迪一步步破除了“魔咒”。

  截止2017年10月,比亚迪新能源车卖到了全球6大洲,包括美国、日本、英国、巴西、荷兰、澳大利亚等50多个国家,200多个城市。

  “通关打怪”过程中,中国品牌甩掉的是“毛病”,发挥的是特长,收获的是尊重。

  “你严谨我就比你更严谨,长期的、不厌其烦的沟通交流。”负责海外事务多年,比亚迪亚太汽车销售事业部总经理刘学亮深知获得客户信任不易,唯有靠严谨的态度、领先的技术、过硬的实力才能在高手林立中站稳脚跟。

  如比亚迪K9这一明星产品,在风靡全球前经过了中国、美国、以及欧盟等各地严苛的安全“考试”,是全球首款集欧美等多个发达国家认证于一身的纯电动巴士。2013年,K9获得欧盟整车认证(WVTA认证),拿下进入欧盟国家的“入场券”和无限制自由销售权。

  就像在中国一个APP能满足各种需求一样,中国制造商擅长给出让人省心的“整体解决方案”。

  2015年4月,比亚迪发布新能源汽车“7+4”全市场战略,“7”代表七大常规领域,即私家车、城市公交、出租车、道路客运、城市商品物流、城市建筑物流、环卫车;“4”代表四大特殊领域,即在仓储、矿山、机场、港口领域推出一批专用车产品。

  “例如,有人要想在日本买“7+4”这十一部车的话,至少要和四到六家公司去谈。但是你跟比亚迪谈,就只需要谈此一家,而且比亚迪会做出承诺:充电器我给你提供,充电站我负责帮你建,售后平台我给你搭……你管运营就好,出现的别的问题我都承担。”刘学亮说。

  比亚迪的这种“气质“,源于比亚迪的电子业务。当时,比亚迪生产的某大企业手机出现一些明显的异常问题,一屋子的零部件厂商往往互相推诿扯皮。后来,比亚迪董事长王传福大手一拍说道:“你们都别推了,你放心的话就全让我做,我全部负责。”

  从这点看,中国制造商在经历多年市场后,进步的不单单是技术,更是眼界与战略思维。

  现今,比亚迪拥有云轨、乘用车、商用车、电子、电池等事业群,已不单单是提供单一产品,而是面向全球提供新能源整体解决方案,涉及能源的获取(太阳能)、存储(储能),以及应用(新能源车)。

  正如福布斯最新的报道《中国“绿”巨人比亚迪》所言,“人们很难正确认识比亚迪较广泛的竞争优势,它从事交通电气化业务,与只是制造汽车的传统汽车制造商之间形成了模糊的界限。”

  从印象分是负分到获得全球认可,新能源车开到世界各地,比亚迪实现了从量变到质变的历史性跨越。

  在具有全球雄心的比亚迪董事长王传福的规划下,比亚迪的新能源整体解决方案,既是中国方案,也正成为“世界方案”。

  2017年11月18日,比亚迪成立23周年之际,王传福在以“新征程·新未来”为主题的高管会议上,面对着比亚迪几大板块超过1000名的高管,宣布了比亚迪未来的发展目标和改革思路。

  刚过“知天命之年”的王传福,宣告要将比亚迪打造成为一个百年老店;会上同时发布了比亚迪的全新品牌使命——“用技术创新,满足大家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位平日处事低调的创始人,那一刻颇有“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豪迈风采。

  在中国改革开放近40年的大背景下,有心人会发现比亚迪的海外“逆袭”不是个例,不是偶然,这是对市场的坚信,对常识的坚信,对技术的坚信所带来的必然结果。

  40年披荆斩棘,中国企业在世界舞台上迎来了集中爆发期,在许多领域已是开风气之先。

  到2016年,我国发明专利申请量已连续6年位居世界首位。除了在载人航天、探月工程、深海潜器、超级计算、北斗导航等战略高技术领域取得重大突破,高铁、4G移动通信、核电、电动汽车、特高压输变电等重大创新成果加速应用,电子商务、智能手机、智能支付发展速度甚至超过发达国家。

  透过比亚迪,我们大家可以看到中国企业正从以往亦步亦趋的“跟随者”“模仿者”“无名者”,逐步转变为世界方案的开创者、引领者,从不符合规定标准到如今成为行业标杆以制定标准。

  “现在是电动车制定标准的时期,当未来你开始考虑电动车的时候,比亚迪就是一个参考系。”刘学亮在冲绳交付时发出感慨。

  而我们或许应该想得再大一些,在新能源时代,希望顺应发展大势的中国汽车工业能成为全世界的“参考系”。

  预售订金(定金)和尾款、直播、全场满赠和满送、跨店津贴、购物返券、满减打折……今年“618”期间,各平台推出系列优惠活动来吸引消费的人。然而,此次年中大促,似乎慢慢的变多的消费者们已无了当年一遍又一遍算优惠,然后定表开抢的热情,而是选择了“躺平式”参与。…

  人民网北京6月18日电(记者王震)据证监会网站消息,近日,证监会发布《证券期货业结算参与机构编码》《挂牌公司信息公开披露电子化规范第1部分:公告分类及分类标准框架》《挂牌公司信息公开披露电子化规范第2部分:定期报告》《挂牌公司信息公开披露电子化规范第3部分:临时报告》《证券期货业大数据平台性能测试指引》五项金融行业标准,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证监会介绍,《证券期货业结算参与机构编码》标准的实施,通过为证券期货业结算参与机构分配统一的编码,可大大降低编码转换和适配工作成本,便于机构间以及结算参与机构内部进行数据查询、统计、分析、挖掘以及数据共享等工作,进一步促进行业数据标准化,支持行业数据治理工作;《挂牌公司信息公开披露电子化规范》行业系列标准的制定实施有利于实现证券业内、挂牌公司之间的信息共享,推动挂牌公司信息公开披露和证券信息服务业规范、有序地发展;《证券期货业大数据平台性能测试指引》的制定,从测试流程、测试方法和测试内容等方面规范了大数据平台性能测试,有效指导各证券期货业机构开展性能测试工作,提升测试能力,提高测试效率,并基于测试结果客观评估大数据平台产品性能。…

bg

Copyright © 2002-2017 boulsen. 360视频足球直播_nba直播最新比赛 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1023916号